外国语学院(旧)
校门图书馆A教
 首页  学院概况  师资队伍  党建工作  教学科研  学生工作  外语育人  招生就业  校友工作  院内下载 
教学科研
 教学常规 
 科学研究 
 培养方案 
 综合改革 
 教研室 
 国培计划 
教学常规
您的位置: 首页>教学科研>教学常规>正文
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完成英语专业2025培养方案修订
2025-09-05 12:05  


2025年4月至8月,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完成了英语专业2025培养方案的全面修订工作。本次修订组建了由院长领衔的12人专项工作组,通过多轮调研论证、对标分析、实地走访和专家评议,最终构建了“师范底色、国际传播、数智融合”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。新方案已于8月经学校审核并完善定稿

修订工作启动前,学院开展了全面系统的调研工作,包括人才需求问卷调查和培养目标、毕业要求及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调研,并形成了相应的分析报告。通过实地走访实习基地院校,进行深入访谈,了解一线人才需求,并系统研究了3所同类院校的最新方案,优化了课程模块设计。专项工作组共组织3次论证会,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。

本次修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,贯彻《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》要求。新增了“数智素养”相关要求,突出“国际传播力”培养,服务“讲好中国故事”需求。依据培养目标,参考《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能力标准(试行)》,对毕业要求进行了细化和调整。

同时,对标《绵阳师范学院2025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》,结合新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,学院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优化。针对师范技能实训实践不足的问题,增设《中高考英语试题解析》、《课堂观课与评课》等课程。为解决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缺失问题,新增《人工智能基础与实践》、《人工智能程序设计与数据分析》、《人工智能+微课制作》必修课。为改变就业单一化状况,丰富了“英语师范+”专业拓展课程:《地方文化旅游英语》、“区域国别研究”相关的《周边国家概况》课程,服务学生复合能力培养。为强化国际传播特色,增设《现代汉语》、《理解当代中国:英语读写》等必修课,新增《中国经典文学赏析(双语)》等课程。

此外,工作组对个别学分学时不够合理的课程进行了调整。如调整《综合英语》学时学分,旨在夯实学生基础,减少《英语听力》纯语言技能课程比重。通过合理分配学时,为学生减负,使其有时间精力进行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,促进全面发展。修订后的课程体系整体架构包括“三个模块+第二课堂”:通识教育模块、专业教育模块、集中实践模块和第二课堂。

本次修订实现了多项创新:课程思政方面,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聚焦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,将《理解当代中国》系列课程融入专业核心课,形成“英语+思政”育人模式;技术赋能方面,新增“信息素养”毕业要求指标点,设数智技术类课程进行支撑,实现人工智能与师范技能培养深度融合;国际传播方面,依托省级研究平台“中国周边国家研究中心”,新增区域国别相关特色课程,服务“一带一路”人文交流。

后续工作中,学院将根据最新修订的培养方案,开展新一轮课程大纲修订工作;针对新增课程如《AI+微课制作》,完成配套课程大纲和教学资源建设。

修订后的培养方案不仅注重专业核心能力培养,更将人工智能、区域国别研究等前沿内容融入课程体系。通过增设数智技术课程和强化国际传播能力培养,学院致力于培养既能扎根基础教育一线,又能胜任国际交流合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。

这一系列改革举措,展现了外国语学院主动对接社会需求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决心,为培养新时代卓越英语教师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   



(图/文:何雨琴  一审一校:何雨琴   二审二校:赵梓伊   三审三校:苟萍)

关闭窗口
 
访问量人数:

 

学院网站 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