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13日至17日,我院教师胡曦文参加由中国外文局指导,外文出版社主办,新疆大学承办的第三期推动“三进”工作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修班,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传播、党政文献翻译策略、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及翻译课程思政等核心议题展开系统研修。

本次研修聚焦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的编辑思路与理论体系,系统阐释了其系统性、实践性和国际视野三大特点,强调其在构建中国治国理政理论框架、回应现实问题及参与全球治理方面的重要意义。与会专家指出,准确理解和传播该著作的核心要义,对推进高校教学科研具有重要指导作用。
在党政文献翻译策略专题中,专家强调应深入把握原文政治内涵,避免机械直译,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方法,并依据国际反馈动态调整译法,尤其需注意政治术语的文化语境,以兼顾译文的准确性与接受度,切实助力“讲好中国故事”。
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环节分析了当前中国对外传播的新形势与新要求。专家指出,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,构建中国自身的话语体系、创新传播方式尤为关键。翻译作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,应避免政治术语机械化处理和文化负载词误译,推动翻译教学与国情教育深度融合。
研修班还特别设置了外语时政翻译实践研讨。德语专家通过具体案例,详细讲解了一词多义情况下的词义选择、国际惯用语与国内表述的区别、敏感词汇处理等关键技术要点,强调翻译应遵循目的话语习惯,提升译文的准确性、流畅性和接受度。
此外,会议还探讨了翻译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,提出通过人工智能辅助、案例教学和研讨式课堂设计,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与文化自信,实现价值塑造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。
与会教师表示,本次研修深化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,提升了政治理论素养与专业翻译能力,也为外语学科育人实践和课程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教师们需要把所学内容融入教学与科研,进一步推动“三进”工作落到实处,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、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贡献力量。
图:新疆大学
文:胡曦文
一审一校:胡曦文
二审二校:王润稷
三审三校:苟萍